持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。深入开展健康西藏行动,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,预防控制重大疾病,将主要健康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。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从2012年的25元提高到2024年的115元,中央财政按照80%的比例予以拨付,免费向西藏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。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,西均预期寿命由2010年的68.17岁提高到2020年的72.19岁。

  西民的适当生活水准权、受教育权、工作权、健康权、社会保障权得到更充分保障。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西藏坚持以发展促人权,通过发展全面提升经济社会权利保障水平,

 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。实施智慧图书馆和公共文化云建设,推动县级图书馆(文化馆)总分馆制建设试点。建成唐蕃古道、茶马古道(昌都段)文物数字化展厅。利用新技术新媒体传播手段,面向西藏各族人民常态化提供文艺演出网络直播、在线学习、活动培训等文化服务。西藏各级公共文化机构年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0万余场次,受益群众近1500万人次。持续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阵地向基层延伸,逐步打通公共文化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  养老服务制度体系不断完善。西藏制定《关于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》《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实施方案》《西藏自治区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》等政策文件,编制养老机构护理服务规范、人员管理规范、应急管理规范、食品安全规范等18项西藏自治区养老机构地方标准。

  坚持从西藏实际出发。中国和中国政府立足西藏实际,走中国特色、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,抓好稳定、发展、生态、强边四件大事,把改善民生、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坚持所有发展都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,都赋予维护统一、反对分裂的意义,都赋予改善民生、凝聚人心的意义,都有利于提升各族人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
  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粗暴践踏人的尊严,严重窒息社会生机和活力。占总人口95%以上的农奴和奴隶一无所有,只能依附于农奴主,无条件服从命令和要求。农奴主可以随意买卖、转让、赠与、交换农奴和奴隶,也可以对他们施加剜目、割舌、砍手、剁足等酷刑。农奴和奴隶的生死、婚姻、迁徙等都受到农奴主的控制,承受着沉重的赋税、劳役和高利贷盘剥,成年累月辛勤劳动,却连温饱也得不到保障。